醫生,我有個小問題
今年我43歲,單位組織體檢,報告空腹血糖偏高(6.9毫摩爾/升),我是得了糖尿病嗎?
身邊有朋友說可以吃藥預防,真的嗎?我該怎么辦呢?
醫生解答
空腹血糖6.9毫摩爾/升(mmol/L)確實比正常血糖偏高了,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糖代謝狀態。
在此首先強調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可以飲水)后測得的血糖值,餐前血糖和睡前血糖都不能與空腹血糖劃等號。
糖尿病診斷標準是什么?
糖尿病診斷標準為
有典型糖尿病癥狀(即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體重下降),加上
空腹血糖≥7.0 mmol/L
或者隨機血糖≥11.1mmol/L
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2小時≥11.1mmol/L
又或者糖化血紅蛋白≥6.5%
如果沒有典型糖尿病癥狀,需改日復查一次。
還需強調如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標準時,其檢測方法必須標準化且有嚴格質量控制。
有必要了解一下糖尿病前期
正常血糖為空腹血糖<6.1mmol/L并且OGTT2小時血糖<7.8mmol/L。
在糖尿病和正常血糖間的糖代謝狀態稱為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減低。
空腹血糖受損
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2小時血糖<7.8 mmol/L,說明人體對進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調節能力尚好,但對空腹血糖調節能力輕度減退,稱為空腹血糖受損。
糖耐量減低
當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 7.8mmol/L≤OGTT2小時血糖<11.1 mmol/L,說明人體對葡萄糖的調節能力輕度下降,稱為糖耐量減低。
按照您目前情況,建議行OGTT和糖化血紅蛋白明確您的糖代謝異常情況,可能為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
如何預防進展為糖尿?
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合理防治,發展為糖尿病的概率顯著高于正常血糖人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重點人群。
需要強調糖尿病前期防治的最有效手段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倡導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限鹽、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國大慶研究是國際上第一個證實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預防糖尿病的大型研究,在糖尿病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研究顯示干預組推薦患者增加蔬菜攝入量、減少酒精和單糖的攝入量,鼓勵超重或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增加日;顒恿,每天進行至少2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生活方式干預6年,可使30年隨訪時累計發生Ⅱ型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9%,發病中位時間推遲3.96年。因此建議您應擁有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飲食
首先應控制總熱量,定時定量進餐,建議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素飲食,宜食適量肉類,白肉(雞鴨魚肉)比紅肉(豬牛羊肉)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一些,粗細糧均衡搭配。
合理運動
肥胖超重者應減輕體重,堅持鍛煉,每周至少應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打太極拳、騎自行車、乒乓球、羽毛球、登樓梯、爬山坡等。應注意運動項目、強度要與自身年齡、愛好及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
調整心態
日常生活還應該保持愉悅的心情,提升幸福感,這些都有利于預防糖尿病。
藥物預防
除均衡飲食、合理運動,改善體重等干預手段外,有部分降糖藥物可以用于糖尿病的預防,但是應強調,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且糖尿病前期預防的最有效手段仍為生活方式的干預。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數量日益增多。糖尿病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定要有健康、規律、科學的生活方式,避免這“甜蜜的負擔”來到我們身邊。